我們花了半小時多就下到土葛崩壁低繞路的最低點,然後花了一個多小時氣喘吁吁的爬回古道,坐在下切指標的路牌旁。土葛下切路不到非常難走,但就是莫名的煩躁,可能是因為海拔降低天氣變熱、可能是因為知道當下下的坡待會又要還;總之,兩個多小時後一行人終於回到古道時,很有默契的坐在地上兩眼空洞、不發一語。
半晌,我們互看了幾眼,開始爆笑,給了它「土葛大崩潰」的封號。
大崩潰後,時序正好中午,看了看地圖,決定直接拼到大分再吃飯,飛也似的經過了新的拉古拉橋,一旁的飛瀑水簾還閃爍著美麗的虹,以及古道下方有長長完整階梯的拉古拉駐在所後,大分便近在眼前。
沒想到,這時古道不見,路徑開始下切,底噪不知何時已換成了瀑布的隆隆水聲;在一個小平台破空處,一眼望去就可以看見三層的大分瀑布,披掛在堅硬的岩石凹谷深處,任由水花飛瀉而下。
再仔細一看,嘿,那瀑布最上層,被陽光勾勒出的隱約線條,不正好是鐵線吊橋的主索嗎?原來,過去越嶺道是直接跨越大分瀑布兩旁的岩壁,只因早已路毀橋斷,而改為今天先切至瀑底再爬回的替代道路,徒留殘索在瀑布上,報以過客最後的微笑了。
#八通關訪太魯那斯・大分瀑布